10月28日是普悠瑪事故頭七的外勞仲介日子,這天北宜高頭城交流道耗資10億新設的宜四匝道「正常」又「低調」的通車了;宜四匝道的增設依高公局的說法是為解決北宜高通車後假日台2庚、台9線及連絡道路口回堵及北上入口匝道與主線壅塞之情形。
值此通車之際筆者試著從交通的觀點提供一些拙見供大眾參考:
一、 首先宜四匝道的通車能否解決主線壅塞之情形? ─以筆者的經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原因是雪隧本身就是瓶頸,平原線經由各匝道進入的高車速和大車流快速送達雪隧是造成塞車的主要原因;如今再將礁溪平面道路的車流透過新設的宜四匝道快速地送進主線,雪隧將因額外的交通量而更為壅塞。
二、 宜四匝道通車後將引發一連串後續交通建設的啟動?─礁溪對外交通係由貫穿市區的礁溪路(省道)和中山路(舊街)兩幹道擔負主要功能,宜四匝道興建的功能之一是為了疏散礁溪路北上往高速公路的壅塞車潮,通車後部分車流將被引導往南改由中山路舊街轉興農路(宜四)穿越鐵道後再沿著新191縣道(側車道)上高速公路,很明顯這個通道上的瓶頸將落在與鐵道的交會上,民眾很快就會看到礁溪路上車流在還未疏解的情形下,中山路舊街又陷入「癱瘓狀態」;屆時整個礁溪市區恐陷入「大塞車」的窘境;然後為了解決衍生的交通問題,礁溪鐵路高架、東移、外環道、宜四宜六道路改善等等建設構想就會接著一一浮上檯面,連帶北宜直鐵的規劃線形也將隨之調整,一個交通問題引發更多的交通問題,隨之而來是更多「憑空製造」的交通建設,這就是台灣交通決策的既定模式和產物。
三、 雪隧除了塞車是否還有其他根本上的問題? ─雪隧的塞車在定線時即已註定,屬於先天上的問題,幾乎無法用交通手段解決,唯有差別費率尚可在部分時段稍微改善;就像沙漏一樣,除非能將瓶頸打開,否則塞車就是必然的結果,所幸塞車非常態性發生;其實雪隧的根本癥結是長隧道最怕的「火燒車」問題,28年前的設計並未將溫度升高和排煙的問題妥善考量,以致雪隧至今都不敢開放大貨車的通行,對照剛剛通車不久的蘇花改先進的降溫排煙設計,「雪隧」相關「降溫排煙」更令人擔心也是必須要嚴肅面對且必須列為「第一優先解決」的課題。
自從政府開放外勞以來,人力仲介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林立,只要國人或因長者年邁,或因身心障礙,或因疾病而無法正常生活者,孩子忙於工作也無法看顧,因此對看護工需求日益增強,而外籍看護工因具薪資低、工時長及附加價值高等誘因,為雇主所喜愛。然在外勞聘僱法令多如牛毛,又涉及國與國之間事務,雇主幾乎都委任人力仲介公司辦理,心想只要出錢,人力仲介公司就一切會打理好,不須操心;但實務上,如有違反就業服務法或其它法令時,責任皆由雇主承擔,故選擇外勞仲介公司是聘僱外勞前最重要的事。
四、 宜蘭對外交通還有哪些問題? ─除了雪隧的溫升和排煙問題亟待解決外,另一重要的問題是北宜鐵路線形落後無法提速的問題,要徹底解決唯有截彎取直,也就是國人關切的「北宜直線鐵路」興建與否的爭議?反對興建者舉出「正當」的理由諸如破壞水源區、保護宜蘭人文環境、經費效益不成比例等等,其實真正的關鍵是北宜鐵路以現代軌道運輸的標準來檢視是不安全的線形,台鐵的各種現代化軌道車輛如以原設計速度行駛都會有「翻車」的風險,導致行經時必須以降速來行駛,甚或必須引進「普悠瑪」等傾斜式列車來提升速度,然而這會永遠存在著人為疏失導致事故發生的風險;再則即使不做北宜直鐵,宜蘭還是面臨高速公路通車後的開發壓力,唯有「國土計畫法」和抑制土地炒作的機制建立才能根本遏止,而不是為了避免開發卻要民眾犧牲基本的交通安全需求。另就「蘇花改」公路的興建來說,全世界道路瓶頸都會因山脈阻隔而落在隧道上,蘇花改竟然是利用「縮減橋寬」的設計來「人為製造瓶頸」,也就是說我們花了幾百億美其名來改善公路,實際是在製造「塞車和汙染」(排廢氣),甚至整個外勞仲介改善工程還來個「分段排序施作」,先完成前、後段,再開始東澳到南澳中段的改善工程,就好像改連身裙,先改上段和中段,穿個5年後再來改中段;每個工程都是希望一氣呵成完成,21世紀台灣公路建設竟然發生這麼「新奇」又「弔詭」的作法,完全不以民眾行的權益來考量,而是環保與建設角力的結果,而這個苦果卻是要全民來承擔。
前述宜蘭所面臨的交通問題,並非單單是宜蘭地區問題;如從環島交通安全和便捷的角度來看,21世紀的今天,國人究竟還要容忍這樣的交通決策品質多久?為何人民辛苦的納稅錢換來的是無盡的塞車和不斷投資於無謂且憑空製造的交通建設?不要忘了便捷和安全的交通是現代公民最基本的權利,唯有喚醒多數民眾的公民意識,大家團結一起,才有機會贏回原該屬於我們的基本權利。
留言列表